德艺双馨 诲人不倦 --记恩师孙其峰先生教诲二三事

   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,我有幸考取了河北美院(天津美院前身)。入学第一课是国画没骨花鸟。上课铃声响过,一位头戴眼镜,年近40的老师走进课堂。他操着较重的胶东口音首先作了自我介绍,原来这就是久闻的孙其峰老师。接着他说,“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名正经的大学生了,看你们手里都拎住个大口袋,到学校来装宝了,几年过后相信你们会满载而归。但也可能有人装得不多,相信收获和汗水是成正比的。”四十年前先生的一席话时至今日我仍记忆犹新。
  同学们都爱上孙先生的课。讲得深入浅出,结合示范,听的明白,记得深刻,他教学从不采用填鸭法,而是启发式,“举一返三”。 他说“木匠师傅教徒弟做一个方凳,剖析了一个角,其余三个角还须唠叨吗?”。比如画花,他从技法上把百花归纳成有限的几个类型,梅花、牡丹型、荷花型、萱草型等。这样在某一类型中选一二种花深入讲授。如梅花和桃、 杏、梨、海棠花等其花冠、树干均相似。首先选梅花讲,老干如何用笔表现其苍,新枝怎样用笔、用墨写出其润,花冠的结构特征及其正、反、侧在不同视角的形态特征,以及表现花冠用双勾法和点厾法各自技法,花蕾含包与欲放,花蕊的聚与散等。这'举一' 就把一说深讲透,把梅花的自然生长规律,和艺术表现要点种种让学生默记于心,并能表现于手。然后'反三', 其它属这一类型的花稍加变化,表现时就迎刃而解了。画鸟也是一样。先把鸟从造型上分成鸣禽、游禽、猛禽、涉禽、攀禽五大类型,然后选取麻雀、八哥、鸭、丹顶鹤、雄鹰、鹦鹉重点讲授,其它鸟诸如鹩哥、寿带、黄鹂、画眉、太平鸟、鸳鸯、鹭鸶、雁、鹫……稍加习练,便可掌握其法。这种'举一返三' 教学法,解剖一个麻雀,让同学在触类旁通过程中加深认识,领悟艺术真谛。这样地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关于花鸟画的构图、造型、设色等方面的知识和表现技巧先生都是有机地融入讲课和示范中。比如构图中的宾主、虚实、开合、争让、疏密、繁简等辫证关系讲得生动,引人入胜,他还常引用京剧中的唱腔、亮相、脸谱和金石印章中的节奏感谈花鸟画的构图,他说在观汉印时,往往较多观注它的'平正'而忽略它所藏其中的'险绝'。先生十分强调对传统的继承,但他从不拒绝西画和其它姊妹艺术的有益营养,他要求学生多画速写,画速写不是摩拟自然景观,要有自已感情的注入。更要多画默写,默写中会有更多主观因素。他说:“画速写是向银行中存款,画默写是取款,只存不取,那存款有什么用”。先生重传统但反对一味摩拟,摩拟自然和摩拟别人。他说“生活上与人'求同存异',而艺术上要'求异存同'” 。所谓艺术上的求异即“师古而不泥古”,不与他人求同争似,要另辟蹊径,以求得自家之面目;存同即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 即守住传统精神。
  1960年夏秋之交,同学都去霸县深翻麦田,参加社会实践活动,老师也参加了。在劳动间隙,孙先生结合眼前所见又给大家讲起课来。他指着远方正在犁地的牛说,你们看,那牛是怎么走路的,迈左前腿时,右后腿启动,接着是另外两腿,就这样交替变化,不可单一侧同时运动,那样会失去重心倒下。孙先生就是这样,总想多给学生一些东西。
  一年春天,北大楼前来了书店售书摊,画册、书籍琳琅满目。我想选本隶书字帖,眼花缭乱,不知选哪本好,孙先生见我踌躇,便主动过来帮我选了一本“碑联集拓”,他说,临帖要先入帖,你看它的结体、用笔、气势、神韵,一点一划地突破。最后还要出帖,结合自己艺术修养,融汇贯通,有自己的风貌。学画必习书,南齐谢赫的 “六法”,其二便是骨法用笔。学书是很好的骨法章法等的练习。我问怎样用笔有骨法?孙先生形象的比喻使我茅塞顿开。行笔不可油滑,运笔似有一种无形的阻力,像皮筋一样阻止你前进,要力透纸背,入木三分,要畅而不滑,留而不滞,如 “屋漏痕”、 如“折钗股”、 如“锥画沙”。
  1963年毕业前夕,先生语重心长地说,你们就要走出校门,步入社会了。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在学校里学得一些画理、画法是基础,也是抛砖引玉,法无定法,有法还需到无法,“无法而法,乃为至法”,法可以教 ,而这'无法之法' 要靠自己去悟,艺海无涯。希望你们能有成就。
  孙先生要求他的学生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加强多方面修养,厚积薄发方有后劲。他自身就是一位知识渊博学术型的花鸟画大师,对古今中外的绘画都有研究和自已独特建树。几年前我带两百余件北辰现代民间绘画彩照去求教孙先生。先生指着一幅题为“夜话”的画说,你看,和汉画像砖同出一辙,物结构虽然不符解剖,这不要紧,这种大胆地变形正是艺术表现的需要。他们这种“以心造象”,“ 随心赋彩”表现方法很可贵,变形是手段,表现是目的。通过夸张、变形塑造更美的形。美术就是创造美的技术,而不是丑术。乐要悦耳,画须娱目,不悦耳之乐无人听,不娱目之画没人赏。曲高者必和寡,但合寡者未必尽曲高。平时你还能在展览会、刊物上见到一些所谓变形的画,其实画画的人自己也讲不清楚为什么要那样画,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来吓唬人,秃子当和尚,不会念真经。实际上真正的抽象绘画需要独具匠心,在艺术上简比繁更难,简要对繁杂的自然形态进行筛选、提纯、净化,像淘金一,剩下的是金子,一幅好的抽象画要有一番惨淡经营,画中那些点、线、面也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。民间剪纸的造型就很简练,很有学问,民间艺术是个“富矿”,值得很好的去挖掘。
  参加工作三十余年来,我始终把先生的教诲作为自己的座右铭。时常用先生的话语教育我的学生,每当送我的学生走进高等院校上学时,我总要重复先生的话嘱咐他们:“你现在拎着口袋去学校挖宝了,四年后愿你满载而归!”
 

张苠 发表于2014.09.16  打印本页  关闭窗口      
   

本网介绍 | 网站导航 | 广告服务 | 价格体系 | 版权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友情链接| 我的邮局
北京龙融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京ICP许可证:040228号
 京ICP备05046794号
建议使用:Netscape6.0、IE5.0以上版本浏览器